首頁 » 公告訊息 » 【華岡大師講座】心得分享-11/05邀請群葳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陳昭良 講述 「動態競爭決策思維法」議題
【華岡大師講座】心得分享-11/05邀請群葳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陳昭良 講述 「動態競爭決策思維法」議題
系所發展處 公布於 2016 年 10 月 30 日

 

昨天華岡大師講座邀請的演講者是群葳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陳昭良。陳總是我在成功高中的學弟,我倆在高中同為潛心習武之人;不過我乃參加國術社,進而拜師正式學藝,屬於學院派;學弟則是在外自己找師父,自己跟著師父學習,花更多時間自己鑽研,屬於自學派。因為如此,我倆都喜歡看戰爭電影,喜歡讀孫子兵法,喜歡與人討論戰略與戰術;我在國外讀行銷策略的MBA,他在國内讀競爭策略的MBA;後來我在學校教學生行銷策略,他在企業教老闆競爭策略;我教的内容是學術理論,他教的是實務經驗。不僅如此,他還把傳統的競爭理論與現今的動態實務融合成他獨有的心法與套路,開發出他自己的動態策略理論模式,所以這次的講座題目定為:「動態策略」⋯⋯

策略兩個字在商場上是常聽常用的專有名詞,但似乎每個人對策略卻有不同的認知、詮釋與應用。策略廣義為:「達成目標的途徑及手段」,基於此定義,一般企業通常都會進行短、中、長期的策略規劃,但若是問台灣的大部分老闆:「策略是什麽?」最常聼到可能答案:「想辦法活下來!」原因是現在的市場變化與競爭局勢是如此激烈快速,每天光是在戰場上想辦法活下來都來不及,哪有時間去策略規劃!再者,學校教的策略規劃講究的事前的分析與規劃,全是建立在靜態的假設或過往的發生,往往在實戰上會發生「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問題!

因此,陳總演講一開始就問學生:「市場實戰能力是否教得出來?」他以二戰名將巴頓與艾森豪為例,同為西點軍校出身,雖然兩位戰將在校成績都不是一流的,但同樣以戰功彪炳而升任上將。陳總再以孫臏與龐涓為例,兩人皆師承同人(據説是鬼谷子),老師相同,學習一樣,但結果卻是非常不一樣!就實戰能力而言,無論師承何方,所學何事,重要的是學以致用,就像我與陳總同為習武之士,拳法是死的,對打時能用得上的拳法才是活的,就像我是學院派的靜態策略教授,而他是自用派的動態策略專家,這點我倒是甘拜下風!

陳總舉海水浴場的泳客為例,當不預期的大海嘯來襲時,到底是哪些泳客可以存活下來?他用管理學四十多年來發展出的競爭力學説、資源能力學説與動態能力學説等觀點,例如著名的SWOT分析、五力分析、策略性資源與Core Competency,來説明什麽樣的泳客會用什麽樣的方式以求生存,但那些存活的泳客用的方法都是現場的臨機應變,絕對不是預知海嘯來臨前的沙盤推演,有些可能根本不知道他們是如何活下來的。

往往聰明的學者總是事後諸葛亮,根據已發生的現象,歸納出一些可能的法則,套以冠冕堂皇的學術名詞,稱之為案例研究,發展出學術的理論模式。在課堂就以案例教學為名,要學生研讀過去已發生的案例,套用學術理論去解讀案例,要學生寫出案例報告,期待學生在未發生的戰場就可以運用所學,這就是理論與實務的落差,這也是靜態策略與動態策略最大的差別。

陳總指出,現在的競爭環境是持續不斷的動態改變,是無法精準分析與預測的,在動態競爭中,會使所有靜態策略理論及模式失效,所以策略是一種動態演化的過程,必須懂得且戰且走,一邊找機會,一邊找方法,應該做到:

- 方向判斷、果決明快!
- 想盡辦法、尋找生機!
- 順應環境、邊做邊改!
- 靈活應變、適應時勢!

當然面對現實,知道要靈活應變與可以靈活應變完全是兩回事,關鍵不在於懂不懂,而在於會不會,如果在戰場上只會苦幹實幹是不會打贏戰的,必須要比你的敵人更靈活,特別是敵人比你強、比你大時,硬拼只會硬死,要懂得在靈活應戰的過程中,讓强大的敵人曝露弱點,才能制人而不見制於人。動態競爭者要比靜態競爭者更懂得:

- 從套策略轉為玩策略!
- 從計劃導向轉爲認知導向!
- 從事前規劃轉爲事中演化!
- 從策略手法轉爲策略心法!

對決策者而言,套用是死的,運用是活的;計劃是死的,洞見是活的;預測是死的,應變是活的;手法是死的,心法才是活的!在現今變化多端的商場上,唯有隨時知己知敵,臨場靈活應變,才能存活,達爾文早説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演講後,我請陳總用餐,他問道:「學長都用什麽方式來輔導客戶?」我告訴他我從不用案例教學的方式授課,我都是用行動學習(Action Learning)及教練模式(Coaching)來輔導我的客戶,亦即我以我自己特有的方法來引導我的客戶自己找他們確認的問題,自己找他們願意承諾的答案。這應該算是動態策略的輔導模式!



活動快訊